六國論[蘇轍作品]

六國論[蘇轍作品]

《六國論》是北宋文學家蘇轍所寫的一篇論,著重探討了六國當時應採取的自安之計,全文抓住一個“勢”字,站得高、看得遠,從大處著筆,高談闊論、說短論長,頗具戰國策士縱橫捭闔之風。

作品原文

嘗讀六國《世家》 ,竊 怪天下之諸侯,以五倍之地,十倍之眾 ,發憤西向,以攻山西 千里之秦,而不免於死亡。常為之深思遠慮,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,蓋未嘗不咎 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 ,而見利之淺,且不知天下之勢 也。

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,不在齊、楚、燕、趙 也,而在韓、魏之郊 ;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,不在齊、楚、燕、趙也,而在韓、魏之野。秦之有韓、魏,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韓、魏塞 秦之沖 ,而弊山東之諸侯 ,故夫天下之所重者,莫如韓、魏也。昔者范睢 用於秦而收韓,商鞅 用於秦而收魏,昭王未得韓、魏之心,而出兵以攻齊之剛、壽,而范雎以為憂 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。

秦之用兵於燕、趙,秦之危事也。越韓過魏,而攻人之國都,燕、趙拒之於前,而韓、魏乘 之於後,此危道也。而秦之攻燕、趙,未嘗有韓、魏之憂,則韓、魏之附 秦故也。夫韓、魏諸侯之障 ,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,此豈知天下之勢邪!委 區區 之韓、魏,以當 強虎狼之秦,彼安得不折 而入於秦哉?韓、魏折而入於秦,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 ,而使天下偏受其禍。

夫韓、魏不能獨當秦,而天下之諸侯,藉之以蔽其西,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 秦。秦人不敢逾韓、魏以窺齊、楚、燕、趙之國,而齊、楚、燕、趙之國,因得以自完 於其間矣。以四無事之國,佐當寇 之韓、魏,使韓、魏無東顧之憂,而為天下出身 以當秦兵;以二國委秦,而四國休息於內,以陰助其急 ,若此,可以應夫無窮,彼秦者將何為哉!不知出此,而乃貪疆埸 尺寸之利,背盟敗約 ,以自相屠滅 ,秦兵未出,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。至於秦人得伺其隙 以取其國,可不悲哉!

注釋譯文

詞句注釋

六國:齊、楚、燕、趙、韓、魏。世家:《史記》記述諸侯王的傳記稱為世家(農民起義領袖陳涉、儒家創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,此屬例外)。“六國世家”,即六國諸侯王的傳記。

竊:私下,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。

五倍之地、十倍之眾:謂六國與秦相比,有其五倍的土地、十倍的人口。

山西:古地區名。戰國、秦、漢時期,通稱崤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。這裡指崤山以西。

咎:怪罪。

疏:粗忽。

勢:大勢、形勢。

不在齊、楚、燕、趙:這四國皆遠離位於西部的秦國,不與其接壤,故云。

而在韓、魏之郊:韓國疆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,介於秦、楚、魏三國之間,為軍事上必爭之地。故云秦吞六國,首先戰事當發生在“韓、魏之郊”。郊,邑外為郊野。周制,離都城五十里為近郊,百里為遠郊。後泛指城外、野外。與下句“韓、魏之野”,的“野”,同義,都是田野、國土的意思。

塞:阻塞,擋住。

沖:要衝,軍事要道。

蔽山東之諸侯:遮蔽了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。

范雎:字叔,戰國時魏人。後入秦說秦昭王,他曾勸說昭王:“天下無變則已,天下有變,其為秦患者孰大於韓乎?王不如收韓。”(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)收韓,收服韓國。

商鞅:也叫衛鞅,衛國貴族,公孫氏。後入秦,勸說孝王伐魏,“秦之與魏,譬若人之有腹心疾,非魏並秦,即秦並魏······孝公以為然。使衛鞍將而伐魏······盡破之以歸秦。”魏惠王恐,“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。”(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)故云“用於秦而收魏”。

“昭王未得韓魏之心”三句:范雌說秦王曰:“夫稚侯越韓、魏而攻齊綱壽,非計也。少出師,則不足以傷齊;多出師,則害於秦。······越人之國而攻可乎?其於計疏矣。······王不如遠交而近攻。得寸,則王之寸也;得尺,亦王之尺也。今釋此而遠攻,不亦繆乎!”(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)剛,故剛城,今山東省寧陽縣。壽,今山東省鄆城縣。

乘:乘勢攻擊。

附:依附。

障:屏璋。

委:託付。

區區:小,少。

當:抵當。

折:損折。

東諸侯:山東的諸侯,這裡指齊、楚、燕、趙。

擯(bìn):排除。

完:全,這裡指保全國家的完整。

寇:敵寇,侵略者,這裡指秦國。

出身:獻身。

“以二國”三句:意謂用韓、魏二國的力量共同對付秦國,齊楚燕趙四國則可在後方休養生息,並且暗地幫助韓、魏二國的急需之物。陰助,暗中幫助。

疆埸(yì):邊界。

背盟敗約:即“背敗盟約。背,背棄。敗,破壞。

自相屠滅:指六國間自相殘殺。

伺其隙:窺側著六國疲睏的可乘之機。

1.

六國:齊、楚、燕、趙、韓、魏。世家:《史記》記述諸侯王的傳記稱為世家(農民起義領袖陳涉、儒家創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,此屬例外)。“六國世家”,即六國諸侯王的傳記。

2.

竊:私下,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。

3.

五倍之地、十倍之眾:謂六國與秦相比,有其五倍的土地、十倍的人口。

4.

山西:古地區名。戰國、秦、漢時期,通稱崤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。這裡指崤山以西。

5.

咎:怪罪。

6.

疏:粗忽。

7.

勢:大勢、形勢。

8.

不在齊、楚、燕、趙:這四國皆遠離位於西部的秦國,不與其接壤,故云。

9.

而在韓、魏之郊:韓國疆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,介於秦、楚、魏三國之間,為軍事上必爭之地。故云秦吞六國,首先戰事當發生在“韓、魏之郊”。郊,邑外為郊野。周制,離都城五十里為近郊,百里為遠郊。後泛指城外、野外。與下句“韓、魏之野”,的“野”,同義,都是田野、國土的意思。

10.

塞:阻塞,擋住。

11.

沖:要衝,軍事要道。

12.

蔽山東之諸侯:遮蔽了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。

13.

范雎:字叔,戰國時魏人。後入秦說秦昭王,他曾勸說昭王:“天下無變則已,天下有變,其為秦患者孰大於韓乎?王不如收韓。”(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)收韓,收服韓國。

14.

商鞅:也叫衛鞅,衛國貴族,公孫氏。後入秦,勸說孝王伐魏,“秦之與魏,譬若人之有腹心疾,非魏並秦,即秦並魏······孝公以為然。使衛鞍將而伐魏······盡破之以歸秦。”魏惠王恐,“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。”(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)故云“用於秦而收魏”。

15.

“昭王未得韓魏之心”三句:范雌說秦王曰:“夫稚侯越韓、魏而攻齊綱壽,非計也。少出師,則不足以傷齊;多出師,則害於秦。······越人之國而攻可乎?其於計疏矣。······王不如遠交而近攻。得寸,則王之寸也;得尺,亦王之尺也。今釋此而遠攻,不亦繆乎!”(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)剛,故剛城,今山東省寧陽縣。壽,今山東省鄆城縣。

16.

乘:乘勢攻擊。

17.

附:依附。

18.

障:屏璋。

19.

委:託付。

20.

區區:小,少。

21.

當:抵當。

22.

折:損折。

23.

東諸侯:山東的諸侯,這裡指齊、楚、燕、趙。

24.

擯(bìn):排除。

25.

完:全,這裡指保全國家的完整。

26.

寇:敵寇,侵略者,這裡指秦國。

27.

出身:獻身。

28.

“以二國”三句:意謂用韓、魏二國的力量共同對付秦國,齊楚燕趙四國則可在後方休養生息,並且暗地幫助韓、魏二國的急需之物。陰助,暗中幫助。

29.

疆埸(yì):邊界。

30.

背盟敗約:即“背敗盟約。背,背棄。敗,破壞。

31.

自相屠滅:指六國間自相殘殺。

32.

伺其隙:窺側著六國疲睏的可乘之機。

白話譯文

我讀過史記中六國世家的故事,內心感到奇怪:全天下的諸侯,憑著比秦國大五倍的土地,多十倍的軍隊,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邊面積千里的秦國,卻免不了滅亡。我常為這件事作深遠的思考,認為一定有能夠用來自求安定的計策;因此我總是怪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,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,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,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啊!

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,不是放在齊、楚、燕、趙等地區,而是放在韓、魏的邊境上;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,也不是放在齊、楚、燕、趙等地區,而是放在韓、魏的邊境上。對秦國來說,韓、魏的存在,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;韓、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,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,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,再也沒有比得上韓、魏兩國了。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,就征服了韓國,商鞅被秦國重用,就征服了魏國。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、魏的歸心以前,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、壽一帶,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。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,就可以看得出來了。

秦國要對燕、趙兩國動用兵力,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;越過韓、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,燕、趙在前面抵擋它,韓、魏就從後面偷襲他,這是危險的途徑啊。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、趙時,卻不曾有韓、魏的顧慮,就是因為韓、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。韓、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,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進出自如,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?任由小小的韓、魏兩國,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,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向秦國呢?韓、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,從此以後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,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。

韓、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,可是全天下的諸侯,卻必須靠著他們去隔開西邊的秦國,所以不如親近韓、魏來抵禦秦國。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、魏,來圖謀齊、楚、燕、趙四國,然後齊、楚、燕、趙四國,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域內安定自己的國家了。憑著四個沒有戰事的國家,協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、魏兩國,讓韓、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,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;用韓、魏兩國對付秦國,其餘四國在後方休生養息,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,像這樣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應付了,那秦國還能有什麼作為呢?諸侯們不知道要採行這種策略,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,違背盟誓、毀棄約定,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,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,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困住自己了。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併吞了他們的國家,怎不令人悲哀啊!

作品鑑賞

文學賞析

此文的開頭,欲擒故縱,引出論題。六國“以五倍之地,十倍之眾”的絕對優勢,卻相繼為秦所滅,乃是決策者目光短淺,“不知天下之勢”之故。隨之,從當時的“天下之勢”展開論述。

文中反覆論證秦與六國爭天下,關鍵就在韓、魏之郊野。因為對秦來說,韓、魏首當其衝,若韓、魏不附,乃是其腹心之疾;對山東之各諸侯國來說,韓、魏是他們理想的屏障。所以在七雄相鬥的形勢下,韓、魏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。這就是當時起決定作用的“天下之勢”。

形勢擺出之後,接著從正反兩方面引例作證。以秦來說,范雎受秦重用,立即助秦昭王收韓;商鞅受秦重用,則助秦孝公收魏。當韓、魏未附秦之時,昭王出兵攻齊,范雎憂之。由此證明秦欲爭得天下,必先收韓、魏而後可。當秦軍越韓過魏而攻燕趙,這本身是件冒險之舉,若燕趙正面迎戰,韓、魏再乘機擊之於後,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,秦人遠攻燕趙,卻毫無韓、魏之憂,那是因為韓、魏屈於秦之淫威而已歸附它的原故。文章寫到這裡,再作收束,歸結到“天下之勢”。如此說來,韓、魏附秦是不識天下之勢了;進而又為其開脫:韓、魏本身勢孤力弱,面對虎狼之秦,又怎能自保而不歸附於秦呢?其中自含山東各諸侯國“不知天下之勢”而不助韓、魏杭秦之意。正由於六國都不能正視天下之勢,以致秦人得以東指而“天下追受其禍”。

末段再從各諸侯國著筆,闡明作者為其構想的“自安之計”。當時的天下之勢,一方面韓、魏不能單獨杭拒強秦,另一方面,山東各諸侯國又要藉助韓、魏以巴秦。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山東諸國應不惜代價去“厚韓親魏以摒秦”。這樣,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:秦人不敢越過韓、魏的土地遠攻齊、楚、燕、趙;而齊、楚、燕、趙也就能安居後方。一旦齊、楚、燕、趙能與韓、魏通力合作,相互支援,那秦國就不能有所作為。這確是當時拯救六國危亡的良方。末尾筆鋒一轉,回到冷酷的歷史現實:即六國決策者目光短淺,不識“天下之勢”,彼此“背盟致約,以自相屠滅”,以致“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突”,從而自食惡果,相繼滅亡。文章截然而止,含不盡感慨。

全文緊扣“天下之勢”,縱論六國與秦爭天下中的成致得失,層層解剖,鞭辟入裡,說透“自安之計”。而筆又一氣流注,曲折盡意。

名家評價

茅坤《唐宋八大家文鈔》卷一百五十引唐順之:“此文甚得天下之勢。”

茅坤《唐宋八大家文鈔》卷一百五十:“識見大而行文亦妙。”

愛新覺羅·玄燁《古文淵鑒》:“洞徹當時形勢,故立論行文爽健乃爾。”

金聖歎《天下才子必讀書》卷十五:“看得透,寫得快。筆如駿馬下坂,雲騰風卷而下,只為留足不住故也。此文在阿兄手中,擾是得意之作。‘三蘇’之稱,豈曰虛語?”

儲欣《唐未十大家全集錄·東坡先生全集錄》卷五:“老泉論六國之異在路秦,蓋藉以規宋也。故言激切而淋漓。穎濱論天下之勢在韓魏,直設身處地為六國謀矣,故其言篤實而明著。兩作未易議優劣也。”

吳楚材、吳調侯《古文觀止》卷十一:“是論只在‘不知天下之勢’一句。蘇秦之說六國,意正如此。當時六國之策,萬萬無出於親韓、魏者。計不出此,而自相屠滅。六國之愚,何至於斯。讀之可發一笑。” “感嘆作結,遺恨千古!”

唐德宜《古文翼》卷八:“熟悉天下大勢,瞭然於心口之間,當時范灘深見及此,故有遠交近攻之說。惜乎六國不悟,乃自相併吞,遂致折而入於秦也。”

沈德潛《唐宋八家文讀本》卷二十五:“厚韓魏以擯秦,此即蘇秦說趙之說也。子由窺破此旨而暢言之,覺天下大勢確不可易。老泉論其弊,子由論其勢。”

作者簡介

蘇轍畫像 蘇轍畫像

蘇轍(1039-1112年),漢族,北宋時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縣)人,字子由 晚年自號潁濱遺老。蘇軾之弟,人稱“小蘇”。宋神宗年間曾任翰林學士、尚書右丞、門下侍郎等職,為著名散文家,哲宗元祐年間參加過治河爭論,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對者。為文以策論見長,在北宋也自成一家,但比不上蘇軾的才華橫溢。他在散文上的成就,如蘇軾所說,達到了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嘆之聲,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”。著有《欒城集》。與其父蘇洵、兄蘇軾合稱“三蘇”,均在“唐宋八大家”之列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